王老上来开口,然后就将杨小涛给推出来了。
杨小涛听了登时无语,他们发动机咋就成了制约呢。
众人目光这时候看过来,老人也看向末尾处的杨小涛,神色严肃,“杨小涛同志,你来讲一讲。”
“是!”
杨小涛立马站起来。
“首长,这几天我们已经加急生产了十台HXD-1型发动机。”
“不过,各位首长,以我们现在工厂的技术,在物料充足的情况下,在工人精神状态到位的情况下,一天可以生产二到三台。”
“三台?”
“对,这还是连轴转的情况下。”
杨小涛并没有夸大其词,实际上能够参与制作的工人,真的没那么多。
众人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都知道,后勤生产才是前线战斗的保障。
正是有了这么多默默无闻的人在后方发光发热,他们才有足够的武器去战斗。
所以杨小涛说的,他们信。
因为这就是国内的正常状况。
沉默片刻,老人严肃问道,“有什么办法解决?”
杨小涛点头,“一个是我们将图纸交给适合的工厂,让更多的工厂参与进来。”
“这样,数量会增加不少。”
“第二个就是提高机器生产能力。这个是长远之计。”
杨小涛说完,便在一旁坐下。
这也是他想出来的最好办法。
“第一个,我看以后可以,但现在不行。”
一旁钱老立马开口,众人看过来,随即解释道,“导弹对于发动机的技术要求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