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走不通,陈大力也只好向别的方向研究。
本地特色羊和驯鹿产品,村里也一直在做,不过看到现在的规模就应该知道结果如何。
量大还好说,交通不便利也能保证一趟运输,不会只是在运输成本上就耗干了盈利。
如果说降低养殖村民的利润空间,不是说不可以。
但是以当地环境,和投入的成本、人力,利润小了,还不如不干,因为都不够费劲的,到头来赚的还没捕鱼多,谁还尝试。
而且经过多年的宣传,国人大多选择高档羊肉都会选择中北部大草原的羊肉。
类似查可辛羊这样既没有宣传也鲜为人知的种群,是没什么市场认同的。
现在还能有二百多头查可辛羊的养殖规模,还是依靠着本省的销售才存留下来的。
虽然对本地人来说,羊肉价格和大草原高档羊肉价格基本一样,甚至还偏贵一些。
但是深知美味的本地人还是在高档羊肉上选择本地羊。
就凭着这一小块的高档市场,足够养殖户吃饱喝足。
至于驯鹿?你问问几个内地人见过哪里有卖驯鹿产品的?
最多的也只是鹿茸鹿皮罢了,至于驯鹿乳制品和早产鹿胎,甚至是鹿鞭,想都不要想了。
就算是村里养殖驯鹿的村民,这些珍贵的东西也是价格十分高昂,曾经甚至只卖给上门重金求购的人。
不过在手工鹿皮产品和鹿角、鹿筋等工艺品上,陈大力看到了开发的可能。
但也需要进行周密的市场、产量等调查评估。
村子里一切都和往常没有不同,只有成天上蹿下跳的陈大力成为了村里新的风景线。
村民们也知道现在他正在为了村子的发展努力,也都在配合他的各种调查工作。
这一天,陈大力来到了汪木匠家里,想要请他做一个洗脚盆。
天天跑来跑去,他想要晚上的时候能够让脚泡一泡,缓解一下疲劳,促进一下血液循环。
刚进门,就发现汪木匠正在盯着手机津津有味的看着。
抬头一看发现是这段时间经常来找自己问这问那的陈大力,汪木匠也没收起手机,而是低下头继续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