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鹤顶红并不是什么奇葩的东西。
我们的古人绝对有一双善于审美的眼睛,大自然中精致绝妙的存在都会被用来装饰生活。
在以珍禽异兽🎟💔👥的遗物为材质的古玩🕗杂项中,就有🂤🐰🃝“一红二黑三白”之说。
这里“黑”是犀角,“白”即象牙。
那么排在第一位的“红”是什么呢?
对此可能收藏圈里多数人一头雾水。
其实,所谓“红”即鹤顶红。
当然此“鹤顶红”绝不是武侠小说中所说的那种无色无味、见血封喉、牵机断肠的稀世毒药,也不是仙鹤的头顶🏍😳🅙红冠,而是一种来自东南亚热带雨林的盔犀鸟的头胄部分。
令人惊叹的🖩🕒是,一般鸟类的头骨皆为中空,无法雕刻,而盔犀鸟的头胄部分为🖓💉实心,且外红内黄,质地细腻,易于雕刻,堪比象牙。
盔犀鸟的头胄之所以被称为鹤顶红,并非因出产地命名,⛶🞽🙨而是东南亚🐀☕藩属国将其作为进贡的贡品,无人知晓该鸟的形态,便🕞将其冠以“仙鹤”之名。
恰又因中国古代文官朝服之上🏾☈又有以“仙鹤”为图案的,这种“官居一品指日高升”的寓意便自然赋予其中。
再取其色泽红艳之故,故称之为“🕗鹤顶红”。
鹤顶红质优色美,内黄外红之🏾☈头骨剖下来再经过打磨雕琢,可制成鼻烟壶、皮带扣等小件,或雕刻成♿🎆🎵小动物或山水人物艺术品。
尤其直接雕成的精巧雅致的雕刻品🕗,形态美妙无比,非一般牙雕能媲美。
2007年纽约佳士得的春拍上就有🙴🎧一只寸许高的齐白石作鹤顶红“一品仙鹤”鼻烟壶拍品,成交📙价超过了65万元。
时至今日,怕已升值10倍不止。
因盔犀☸鸟头胄上的“鹤顶红”,该鸟一经🂇🌮发现,便遭受灭顶之灾,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数百年的捕猎,盔犀鸟已经濒临灭绝。
古人只见制成品未见盔犀鸟,所以在明代著述中多有以讹⛶🞽🙨传讹将其作为“仙鹤”之类。
最早见过并具体描述其形态特征的是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其所著🄧⛡《瀛涯胜览》有云:“鹤顶鸟大于鸭,毛黑胫长,脑骨厚寸余,内黄🜈⛰外红,俱鲜丽可爱。”
相较于《瀛涯胜览》中🍵对其他珍禽异兽的精彩描述,马欢对“鹤顶鸟”着墨不多,可能是因为“鹤顶鸟”与他想象中的仙鹤差别太大的缘故吧。
鹤顶红并非于明代最早传入☊♘🈧中原,虽然现在🖨没有实物佐证,但从诸多古代典籍中可以看出鹤顶红早在元代已传入中国,而广🕞为国人所知则是郑和下西洋之后。
因东南亚各国多以鹤顶红为贡物进奉明廷,故典籍💤📴🟁记载中不仅在贡国下列出鹤顶红的数量,且还规定了正式的回赐价格,这已经相当于实际意义上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