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草坊>青春都市>生若流星 > 母亲的等待
    在我们读六年级之前,父母一直都是以种庄稼为主业,且不时去收点鸡蛋卖给批发商作为副业,但是收入零碎,己不足以支撑家庭的开支,那个时候我和姐姐弟弟妹妹都在读书,每年的读书费用都很高,尤其我和姐姐是插班生,费用就更高,因为哪时并非九年义务教育,每个学期都是要交书学费的,尤其是后来我们读大学的时候,一临开学,光我们几姊妹的书学费和生活费都要1.5万元左右,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每年上万的开支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这一年因为卖烤烟父母赚到了2000多块钱,父亲就在乡镇街角的一个地方租了一个门面,做百货生意,房屋是一个出进,前面是店面,后面可以铺床睡觉、做饭。

    刚开始的时候母亲一个人在家种庄稼,父亲在街上做生意,后来父亲的生意越做越好,忙不过来,于是母亲把土地租给亲戚种,也下到街上和父亲一起做生意。

    母亲能说会道,聪明贤惠,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她口算非常厉害,4、5笔不同斤两,不同价格的货物,在她的大脑里半分钟就能算出总价来,比计算器更快更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随着客户买的商品的品类的增多,十几笔不同的产品就算不出来了,只能靠开销货清单并用算盘来计算,母亲没有读过一天书,但是她却认识几千个字,父亲教会了母亲打算盘,母亲后来打算盘打得飞快,就像供销社里的会计。

    父母和左邻右舍相处的都很融洽,因为街上的邻居听到母亲会小儿推拿,所以每当他们家的孩子生病的时候,都会抱来请母亲治疗。由此街上所有的邻居对母亲都非常的尊重,母亲很快在街上无人不知,十几年后,当父母离开街道搬走的时候,很多街上邻居都依依不舍前来送行。

    慢慢的父亲的生意名声也越来越响,每当遇赶集的时候,我们家店面前面经常都有人排着队买东西,因为只要到我家买过东西的人都会再来买,对于邻里邻居父亲从来不欺软怕硬,对于来买东西的客户,父亲从来都是老少不欺,卖低价而质量好的货物是父亲做生意的宗旨,见到连盐巴都买不起的老太太,父亲会捡几包盐巴递到她的背篓里,父亲还会自己熬制酱油,父亲熬制的酱油又香,颜色又好看,每个星期都会卖出两大桶自熬的酱油。

    我记得有一次赶集,我们家店门口挤满了买东西的人,一个小偷趁机拿着镊子,悄悄的把镊子伸进一个女生的裤兜里夹钱包,被我看见了,我大声的喊,姐姐有小偷偷你东西,那个女生听闻,一个激灵捏住钱包,同时也捏住了小偷的镊子,小偷放手想跑,那个姐姐从我家铺面前面抱起一大块煤,那个小偷拔腿就跑,那个姐姐抱着煤穷追不舍,但最终哪个姐姐还是没有追着小偷,最后只能把煤还到了我们家煤堆,并再三向父母和我道谢。

    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因果关系,因为我无脑的行为得罪了小偷,那个小偷次日上门来威胁父亲,父亲也不多言,父亲也毫无畏惧,当着小偷面,父亲拔出火管枪,对着天上就是一枪,吓得小偷跑得屁滚尿流,从此不敢到我们家店里来偷东西。

    我们家的生活条件由此发生了重大改变,父亲给我们的生活费也越来越多,随我们怎么用感觉都用不完。

    父亲每一星期都要到县城里进货,而母亲就在家看店卖东西,当父亲来进货的时候,他会给我们带很多好吃的,母亲会将瘦肉用油炸过,用辣椒大蒜等腌制成干肉,用装糖果的瓶子把肉装起,叫父亲带来给我们吃。

    每次当我们打开这些食物的包裹,我们都会从包裹里发现几十块钱,是父亲背着母亲偷偷塞在包裹里的,为了补贴我们的用费。

    每一次我们都会在食物里找到惊喜,母亲通过食物包裹夹带钞票,悄悄给了我们很的钱,食物里的钱默默的传达着她对我们无尽的爱,一直持续到我们读完高中,父亲却从未察觉,每一次打开食物每一次都有钱,或多或少。母亲对我们的爱就像星河大海,绵绵而不绝。

    每一次父亲来县城进完货,都要忙到深更半夜才押着货车到家,满满一车的货物,上下货物,挨饿受累,而且有翻车的危险,母亲放心不下,久而久之母亲已经习惯了靠着店门等候父亲的归来,否则她就会坐立难安。

    有一次母亲又靠在门边一直在那里站着。我走过去问母亲,你为什么一直靠在门边?母亲回答我说她在等父亲回家。我说父亲不是在家在睡觉呢,不用等。

    母亲恍然大悟,如梦初醒,如此精明能干的母亲也会有糊涂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