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确定了后面五年的工程。
但彻城墙是苦力活,所以比较高,天津府城里到处都是民役,他转了个遍,找了不同的人问。
对面点头回应是的。
“凡参与监督的官员,都要诛杀。”
“工程质量不能保证,将来出了差错的,朝廷将追责倒查三十年。”
比如这次朝廷要把一些重要工程分包出去,因为是第一次,所以利润比较高,想吸引各地商人来干,为以后树立榜样。
他的船先在大沽口靠岸,发现这里已经有民夫在干活,扩建了大沽口岸,方便了船的靠岸。
史宇之自由后,立刻带着家人从济州迁到临安,在一些亲戚的支助下,很快在临安站住了脚。
贾似道当通判时的知府是史岩之,而史岩之正好和史宇之是堂兄弟。
此人正是史弥远的小儿子史宇之。
史宇之少年时和父亲一起被软禁在济州,呆了数年后,史弥远于七年前病逝,史宇之也慢慢开始在济州被安排点事。
史宇之又问:“朝廷给你们多少工钱?”
史宇之嘴角微抽,算算吃的话,一天接近三十文,一個月接近一贯呢,这工钱有点高。
除了可以防止黄河水患,对将来运兵运粮也有帮助。
接着就带着仆从直接往天津去。
“造成严重事件的,诛满门。”
大沽口在天津以东,因位于大沽河入海口得0名。
当然,迁都可能是数年后的事,现在大伙只是需要做好其他工作。
船上下来一个年青人,带着几个随从,青年看起来三十出头,长着三羊小胡子,初看一下,居然有点像史弥远。
在史岩之一推荐下,史宇之很快也和贾似道搭上了关系,每次麻将输的那个,都有史宇之。
史宇之先找了个正在彻城墙的一批民役,陪着笑问:“你们是朝廷征招的民役吗?”
后面五年主要就是疏通各地到京师(未来燕京),还有其他水道的运航能力,简单说就是尽量拓宽一些可以拓宽的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