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母问:“孩子们是什么辈分的?辈分名是什么?”
几人都没回答,哪有辈分,他们和老沈家已经闹翻了,并不打算遵循老沈家那边的辈分走。
“林姨,我们就随便选一个,没辈分这讲究。”
“你们没这讲究,但孩子们嘛,名字里有一个字相同才好,让人听着就是一家人,不被人欺负了去,往后小孟生了孩子,也一起排进去……”
被林姨说了一通,几人觉得,林姨的想法也没错。
虽然他们不觉得有谁能欺负了他们的孩子。
几人商议一番,在“云”和宜这个字眼里选了“宜”字,作为同音字。
最后,祝佳音说闺女叫宜昭,昭昭,一听就是个好名字。
孟北萝就说,那弟弟叫宜年,年年也是个好名字。
这两名字就是放到后世也不会烂大街,不俗不土,自有一番韵味。
大家都觉得这两个名字好,不住地点头。
至于小名,原本想了好几个,但大家都觉得没什么必要。
就叫昭昭,年年这样就行,能分辨出来,再多个小名也麻烦。
祝佳音和沈越石道:“你记好了,回头别忘了,上户口别上错了。”
听说很多这个年代的父母,上户口的时候迷糊给孩子上错名字的,或是办事员没听清给上错了的。
这种情况,绝对不能在她孩子身上发生。
“媳妇你放心好了,我就是自己名字写错了,也不能上错孩子们的名字。”沈越石胸脯拍得嘭嘭作响。
林母就笑:“距离娃娃们上户口还好一段时间呢,咱们这没那么快的。”
这会儿的人,很多孩子的户口都是等到要上学了才去挂上的,就在街上看到的那么多孩子,已经上户口的没几个。
孟北萝却知道,这是人口普查还没有频繁的原因,别说户口了,他们这会还没有身份证呢。
出门在外,全靠家乡政府开出来的一张证明,身份证估计要再过几年才会推广。
不过孩子们想要身份证,怕是不像后世那么容易,怎么也得16.18岁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