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国内的时候,唐磊就听说过这道汤的种种威名。
什么千年馊水啦,什么一汤传三代,人走汤还在,几百年的泔水等等。
但直到这次在系统里搜了搜,唐磊才发现。
雷山人民又不是傻,这东西早就改良了!
百年前的黔贵山区,气候湿热,大山隔世,粮食难以保留,又不舍得扔。
就都倒进坛子里放着。
久而久之,竟然成就了一道帮助山中人度过饥荒的菜品。
但这东西能存下来,自然不是只有臭和难吃。
物资丰裕后,雷山人早就开始改用新鲜食材发酵汤水。
正常做法,是先将糯米等炒到微糊,加上米汤一起封坛发酵。
几天后,这些谷物汤水就成了类似酒曲水的汤水。
这就是庵汤的底子。
随后再放黄豆,豆芽,竹笋,蕨菜,猪肉等,都要焯水杀菌,炒干水分,一起腌进坛子里。
更高级一点的,还会放入本地山上的药材,植物叶子等。
以至于这样腌出的庵汤虽然仍带着冲鼻的臭味。
但用来炖汤烧菜,却是口感醇厚,酸爽健胃,甚至有滋补作用!
唐磊看了,也只能感慨。
果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雷山人甚至都没用什么药理,硬是一代代试出了最合适腌制的食材药材。
试出了这独特的特色美食。
这难道不比物资发达了,还硬臭了几百年的鲱鱼罐头香?
这基里尔一家,属实太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