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这句话朱厚照是笑着说出来的,但听在这群大臣的耳朵里,确实有些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陛下的意思很清楚了,俸禄够高了,银子给的够多了,政策也够为优渥了,那么你们就将那些歪脑筋收一收,管好自己的手,不要再将手伸到一些不该碰的地方,不要再拿不该拿的银子。
群臣的心里顿时就炸开了锅。本以为是件好事,本以为是陛下突然转性关心起了臣子们的生活,谁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小祖宗还是一样的脾气,一样的给自己挖坑啊。
这重新制定的俸禄是高,政策是够优渥,要是放在寻常百姓之家,那也算是殷实人家了,可自己是什么,自己是官绅,自己是豪绅啊你让我一个月用五十两银子去供养自己的家人,去负担起家里那么多的开支,那么多的仆人,马夫,那么多的亲朋好友迎来往送,这不是开玩笑呢嘛。
你朱厚照自己也不想想,自家的那个驻颜霜多少钱一盒能不能驻颜有没有功效大家不知道,可家里的妻子和几房小妾却是已经用习惯了他,要是突然不给她们买了,这家里岂不是要翻天
说句难听的,五十两银子一个月的俸禄,有时候还不够自己去酒楼里挥霍一晚上呢,又怎么能够负担起自己的开支呢
再想一想大家先前说的朱元璋留下了许多“人类瑰宝”,自己应该将它发扬光大,这帮子大臣想死的心都有了。
说起太祖高皇帝,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第一反应又是什么,能想起来的事情又是什么
毫无意义,朱元璋的第一个标签是布衣皇帝,是开国圣君,那么第二个标签绝对就是杀人狂魔,工作狂了。
这位主可是出了名的反腐先锋,他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肃贪法令:贪污六十两以上银子者,立杀
虽然开国的时候六十两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但这给世人彰显了起反腐倡廉的决心。
不止如此,这位出身于民间的狠人还弄出了一系列的震慑性举措,其中最为著名也是最为吓人的就莫过于剥皮充草了。
这剥皮充草是什么意思呢
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机构设置多有不同,但县衙的布局是差不多的,都有大门、戒石、鼓楼、二门这些结构,但在明朝却在大门和二门之间多设置了一个土地祠。这个土地祠是干什么用的呢,不要吃惊,这个地方是剥皮用的,剥的就是人皮。
朱元璋命令官员贪污被处死以后,还要把贪官的皮剥下来,然后在皮内塞上稻草,做成稻草人,并挂于公座之旁,供众人参观,以儆效尤。
如此狠辣的手段,在当年可是令无数官员闻风丧胆的,偏偏人家就是不在乎你骂不骂他,人家就是开国皇帝,此等功绩没人可以否定,况且人家做的是正确的事情,除了力度大了一些,手段狠了一些以外,并没有什么多余的地方。
自明朝开国以来,贪官污吏一直前赴后继,延绵不绝,朱元璋杀不尽杀,据统计,单单因为贪污受贿被杀死的官员有几万人,到洪武十九年的时候,全国十三个省从府到县的官员很少能够做到满任,大部分都被杀掉了。在当时当官未必是件好事,能平平安安的活到退休就已经很不错了,完全可以自豪的说一声阿弥陀佛。
其实朱元璋十分不理解,为什么这些人饱读诗书,以所谓“朝闻道,夕可死”为人生信条,却在当官之后成了“朝获派,夕**”的道貌岸然之徒。
他想破脑袋也不明白,但怎么对付这些人他是清楚的,既然想不明白,那就不浪费脑子了,统统杀了便是
完犊子了,陛下在这个时候提出了高薪养廉,又提到了朱元璋这位大魔头,那么其中的意义也很明显了,高薪给你们了,养廉自然也要实施起来。天底下哪有只拿银子不承担风险的好事呢
“太祖爷在世的时候,曾经亲自制定了一系列的反腐措施和律法,朕觉得,太祖高皇帝的反腐之道还是比较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又岂是太祖爷亲自制定的大诰,更是给我们后人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所以朕宣布,从现在起,与俸银制度,新的俸禄额度一同实施,我大明重新启用太祖定下的大诰律法,以廉治国,坚决肃清天下的贪官污吏,还百姓,还天下一个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