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将至,一只身形矫健的鹰隼,悄然停在窗口。彼时大多数势力日常传递消息,都靠这些专门训练的小型飞行元兽。
除了鹰隼,还有哨鸽等十多种。只是鹰隼更加迅疾机敏,更适合远距离传递消息。
自从南宫口中得知茶然居集会,顾少卿隐隐感到自己忽略了什么。
她到雁水镇是白先生的安排,但像来谨书院这种在本地声望颇高的势力,白先生提供的资料中竟然只字不提。
不论是何缘故,此行只身在外,消息不够灵通就是大忌。
所幸离开巡御使卫队时,顾少卿曾在联络暗点留下讯息。计算着时间,流笙的反馈应该到了。
让她欣慰的是,流笙比她预想地更加敏锐。
他信中所书不止关于雁水镇,还有附近数得上名号的各方势力情况,最后还提到天顾城。
首先是丁老三,临出发前,她将此人交给流笙,曾留下话协助他行事。他倒是不客气,直接向流笙提了一笔为数不小的银钱,不知要用在何处。
不过顾少卿并不担心,只要他有动作就好,是骡子是马自见分晓。
信的最后流笙提醒,在她出发后不久,四房似有异动,他还在加派人手探查。
顾少卿看了,心中很平静。
她一直都知道,自己这一路会面临什么样的危机。这么好的机会,任谁都不愿错过吧。
静修中,时光转瞬流逝。
那日听说后,顾少卿就去茶然居订座儿。在这里她只是个来投亲的孤女,不过没关系,身份不够,银钱来凑。
不过,一个犄角旮旯的散座,竟也要用百两纹银,可见众人对此次集会的热情。
人到得差不多,顾少卿的目光重点放在楼上。
那里坐着一众身穿来谨书院儒士服的教习,其中一位气质儒雅,隐露威严的中年人,明显是众星捧月。
虽然他穿着简单,头上仅以一支木簪束发,但从教习们敬服的态度中也能猜到,那就是来谨书院的院长万泓。
而他们周围坐着的人,大多衣着不凡,且有护卫随侍左右,应该是专程来赴会的各方势力高层。
巡视一圈,顾少卿发现魏家庄的标志。
论声望,魏家庄自然不及书院广教四方学子。但论起势力的集中,魏家庄才是本地最大的地头蛇。这样的盛会,怎能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