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们至少从东北军这个举动上面,猜到了东北军的一些想法,看到了东北军的决心:东北军要舍弃一切包袱,心无旁骛地留下来和他们血战!
这对于日本人来说,显然是一个头疼的事情。
先前。在他们心目中,从来就没有瞧得起过东北军,这支部队,从一开始建立,似乎就跟着他们日本人学习,张作霖或者的时候,东北军的军事顾问就是现任关东军总司令地本庄繁,所以关东军比熟悉自己还熟悉这支部队。他们轻视他们。觉得对付起这支部队来没有丝毫的问题。
但是,他们现在要改变这种看法了。经过这一连串的血战,关东军损失惨重的同时,更是认识到他面前的这支部队,有着不可能会压断的脊梁!他们的头可断,血可留,但是想让他们跪倒投降,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起码,在疏散沈阳人离开沈阳城这件事情上面,日本人看到了这样地一支军队。
除了修筑防御工事和疏散民众,东北军与此同时干地一件事情就是在沈阳城北为战死的那几千英灵建立一个公共墓地。
墓地就在北门外的一个土坡上面,牺牲的战士被火化,骨灰集中埋在一起。黄显声还找到了沈阳城里面最好的制作墓碑的工匠开始制作墓碑。
听说是给战死地那些战士们制作墓碑,沈阳城的石匠们全都拥到了公安总队的门口,他们自愿做这件事情,一个老工匠甚至把他祖辈珍藏的一块稀有的汉白玉的巨大石碑捐献了出来,那一块石碑,据说是当年清朝皇帝为了修建陵墓征集的。
工匠们加班加点赶制石碑,公安总队的院子里面,叮叮当当地声音彻夜不息。
而在这几天里面,忙得团团转的人,还有我们。
我们忙着拍摄电影!
在战争开始的时候,我们很忙,忙着在战火中穿梭拍取东北军英勇奋战的场面,但是在这战争的空隙里面,我们更忙,因为这部电影里面除了有很多的直接来源于战场的纪实镜头之外,还有一部分的戏是靠演员表演出来地。
金焰、阮玲玉等人这个时候全部上阵。在我地带领之下,按照我的剧本大纲,这些演员们在废墟中摸爬滚演得十分地辛苦。为了配合我的拍摄工作,王以哲让张世贤的619团配合我拍摄,这些东北军的军官都知道我的这部电影十分的重要,连张作相都说:“柯里昂先生的这部电影,抵得上10万东北军!”
和我们配合的东北军战士们十分钦佩我们这些电影人,这些天,我们冒着枪林弹雨和他们呆在一起,已经让他们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感,而金焰、阮玲玉等人,这些原本风光无限生活在大上海的明星大腕们,这一次亲眼目的了战争的残酷,目睹了东北军的英勇,他们每个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为东北军的精神感动了,所以不管多难的戏,不管有多危险的戏。他们都毫不推脱,而且演起来十分地投入。
在拍摄的过程中,被成为中国电影皇帝的金焰,抱着机枪不停地吼叫,最后连嗓子都哑了,发着高烧依然不愿意停止拍摄,阮玲玉在演一个需要从三楼跳下来的镜头是,拒绝使用替身。这个本来有些恐高症的女星,咬着牙从三楼上跳下来,在被人们扶起之后,她哭着喊道:“我这是为了东北军而跳!”
东北军打仗的时候,疯了,我们拍戏的时候,更是疯了!
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在燃烧着一团火!一团愤怒的火!一团感动地火!不管是金焰、阮玲玉中国人。还是斯登堡、胖子这些外国人。整个剧组,上下一心,如同一台发动机一样,轰隆隆运转,激情飞扬。
拍摄进行得无比顺利,进度之快。让我目瞪口呆。
九月二十五日,在停战好几天之后,在开拍了好几天之后,公安总队的院子里面,那块巨大的汉白玉石碑被一帮工匠们雕刻完成了!
这些工匠为了雕刻这块碑,很多人几天几夜没有合眼,那个捐献石碑的老工匠甚至活活累死在了石碑上面!
这块石碑,高3米。宽1米,耸立在院子里面,用红布裹着,异常的高大。
然后,它被搬运上车,拉到了沈阳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