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草坊>奇幻玄幻>深海日志 > 毗骞古国 第三十七章 据水寻龙
    比如说此地有两块风水宝地,一处绝佳,另一处一般,但那学道之人要是看不出绝佳的宝地,肯定会把墓主人安葬在一般的风水之处。

    所以寻墓并不是只靠技术,还要从细节分析布置风水之人的性格跟修为程度,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墓穴在何处。

    我对胡梅说:“山不必着急进,先寻得墓穴大体方位跟墓道口——再进不迟。”

    胡梅点点头,说:“好,那就不先进山。”

    “都原地休息。”潘森喊道。

    我蹲在地上摘了一棵草,闻了闻。

    “老帆,这是什么草啊?还挺别致。”大锚问道。

    “胡女士,能否派你的人朝两边看看是否也有这种草。”我说。

    胡梅也问这是什么草,还问这跟寻找墓穴有设么关系?

    “这种草叫‘白毛草’,喜欢在阴气重的地方生长,我想那下墓之人肯定也知道这草。”我说。

    俗话说:一个道士半个医。

    古代交通不便,很多道士经常翻山越岭,四处收尸,一走就是几个月甚至年把,路上没有干粮,吃野草、野菜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况且如果受伤还能辨别草药,所以认识每一种草是他们必修的课程。

    “我还是没明白,为什么根据这种草就能知道墓穴的方位那?”大锚问。

    “墓穴肯定会安葬在阳气重的地方,不然修仙问道不成,倒变成了厉鬼!这点想必每个修道之人都明白。”我说。

    我见这些人还是有些不明白,接着说:“如果这四处都有这种草,我们就可以沿着草木往上走,到时候我会做出具体判断来确定墓穴位置。”

    “没想到找个洞口还要这么多学问。”大锚道。

    “你也可以拿着洛阳铲满山的戳,戳到夯土层也行,不过这么大的山,运气好你一下就戳到,运气不好个把月也找不到也是可能的。”我回道。

    “有这么寻墓的吗?”潘森问。

    “当然有。古代有寻龙一派,后来分成四个支系,很多都是用这种土方法,想必也是学艺不精,日渐凋零。”

    潘森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这时派出去的几人也赶了回来,“那边确实也有这种草,而且还很多。”另一边的人也是同样的话。

    “可以朝上走了。”我说。

    “老帆,这东西黑不溜秋的,为什么叫白毛草?”大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