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草坊>奇幻玄幻>谁把谁当真 > 第38章 战列
    按照罗成刚的判断,美军六艘战列舰最后面的,肯定♊🆰是两艘“北卡罗来纳”级。

    显然,这两艘美军战列舰就算集中炮🗒🛂火对付“直隶”号,也未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干掉“直隶”号。

    相反,“直隶”号对“北🅁卡罗来纳”级的威胁☟🀨非常大。

    要知道,“直隶”号的主炮与其他四艘快速战列舰一样,也配备了钨合金穿甲🈾🃿弹,火力非常凶猛。在美军的六艘快速战列舰中,防护最🚺😘🁫为薄弱的就是“北卡罗来纳”级,在第二次新乔治亚海峡海战中,甚至没有能够挡住二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就更别说应付三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的攻击了。

    当然,优势依然在美军手中。

    美军六艘快速战列舰,总共有五十四门十六英寸舰炮,如果使用重弹,一次齐射的弹药🜧投掷两超过了六十吨,而中国海军的五艘快速战列舰只有四十门三百八十毫米主炮,即便使用钨合金穿甲弹,一次齐射的弹药投掷量也不到四十吨。在火力密度上,美军更是中国舰队的一点三五倍。

    只是,决定炮🔍战胜负的🞱🗺♅,不仅仅是主炮数🕺量与弹药投掷能力。

    在夜🞧🖞📬间🂸📥🜺的远距离炮战中,炮击的准确率,也就是火控系统的性能要比主炮数量、以及炮弹重量重要得多。

    当然,炮弹的威力也很重要。

    虽然六艘美军快速战列舰配备的是清一色的十六英寸舰炮,而且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的质量超过了一点一吨,但是根据中国海军在战后做的测试,即便用k7型舰炮发射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其威力也比不上中国海军的三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特别是在射程超过二十公里的时候,三🈃🞵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的穿甲能力有很明显的优势,且造成的损伤要比十六英寸重弹严重得多。主要就是,在采用钨合金提高炮弹的密度之后,可以相应的增加装药量。中国海军在大战期间获得的第一种三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的装药量高达七十七公斤,而美军的十六英寸重弹的装药量只有三十四公斤。此外,钨合金属于硬质合金,在高速撞击后很容易破碎,因此钨合金穿甲弹在爆炸之后,能够产生更多的破片,对舰体内目标的杀伤力比普通穿甲弹高得多。

    当然,关键还是在火控系统上。

    虽然美军的六艘主力舰都配备了雷达火控🕺系统,但是在此之前,美军从来没有在战斗中使用过雷达火控系统。也就是说,美军还没有掌握这种火控系统,更不清楚雷达火控系统存在的弊端。

    显然,对中国海军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要知道,中国海军使用雷达火控系统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一年,而且参加了多场海战,早就掌握了使用雷达火控系统的技巧。此外,当时配备给大型战舰的,已经是第二代雷达火控系统,重点解决了海面杂🉺波干扰,并且具备了直接测量弹道的能力,因此能够精确修正弹道偏差。

    与第一代雷达火控系统相比,第🟜🞃👟二代雷达火控系统的性能♘🈧先进了许多。

    比如,🂸📥🜺第一代雷达火控系统只能够通过测量炮弹炸🁻🊼起的水柱,来大致确定弹着点的与目标的距离,从而修正弹🟂🚑💨道。显然,这是很低下的测量方式,而且误差很大,精度根本无法满足炮战需求。

    直接测量炮弹的🚣🕍弹道,对提高炮击精度、甚至是提高开火速度有很大的帮助。

    原因很简单,在测出了炮🅁弹的弹🟜🞃👟道之后,就能大🐳🃿🝡致计算出弹着点,也就能够大致判断出偏差有多大,从而可以直接修正炮击参数,然后重新开火,而不是等到炮弹落到目标附近之后才能再次开火。

    要知道,在远🔍程🚣🕍炮战中,炮弹的飞行时间并不短。

    如果交战距离为二十公里,那么🟜🞃👟炮口初速在每秒九百米左右的炮弹需要一分钟左右才能飞完全程,而战列舰主炮的射速基本上都在每分钟两枚以上。显然,在以往的炮战中,战列舰不可能以最快速度开火。通过雷达火控系统解决了弹道修正问题之后,就能让战列舰以最快速度开火。

    显然,这是美军战列舰不具备的能力。

    如果把开火速度算上,那么美军六艘战列舰的火力反而不如中国🄰海军的五艘战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