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无法加载
翻页 夜间
自在草坊>青春都市>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 第101章 《堂中对》【求追订!】
    刘升听了李长文的话,哈哈一笑,当即从地里拿了个红薯递过去。

    “难不难吃,李夫子吃一口就知道了。”

    李长文接过红薯也不洗,稍微扒了下上面的泥土,就啃起来。

    他吃的斯文,先啃开了带土灰的皮,再去啃里面的瓤。

    甘甜的味道再次给他带来惊喜!

    刘升接着道:“红薯蒸煮炸炒皆可,能制作出不少种食物。方法得当的话,可以窖藏好几个月。

    若是晒成红薯干,磨成红薯粉,乃至制成粉条,储存时间更是能以年计。

    唯一的缺点就是长时间吃、吃多了,容易胀腹。

    对了,红薯藤嫩叶还是一味不错的蔬菜,收获后的藤叶则可以喂猪牛羊等牲畜。”

    听刘升说出红薯如此多的用处和优点,李长文直有种惊喜麻了的感觉。

    接着他便想起刘升之前说的,徐光启曾写《甘薯疏》上奏朝廷,请求推广此物。

    可他在河南这样的农业大省竟然至今未闻此物之名。

    不用想,朝廷多半是没办这事。或者是办了,却因各种原因没办成。

    想起河南、陕西等北方几省,连年干旱,不知因粮食歉收饿死了多少百姓。

    大明朝廷得徐光启上奏《甘薯疏》,却不能推广种植红薯。

    他便气得直哆嗦,愤愤道:“如此天赐灾年活民之佳物,朝廷竟不能推广种植,反倒弄得饥民遍地,烽烟四起。该亡!实在是该亡!”

    “大明朝廷走到今日这步,确实该亡了。”

    刘升跟着说了句,却语气平淡。

    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接着,他带李长文前往另外几百亩红薯地。

    “方才那些红薯,种子是从我家中拿来的良种,产量确实很高。但良种数量不多,还可能会退化。

    如果想大面积推广种植红薯,还得依靠北美这边的薯种。